救助兒童會成立100 周年。
成功推動中泰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泰王國政府關于合作預防和遏制拐賣人口的諒解備忘錄》。
根據2017年1月1日生效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2017年1月救助兒童會(英國)北京代表處成為首批在北京市公安局注冊的組織之一。民政部是業務主管單位。
2017 年5 月1 日,修訂后的《殘疾人教育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將全納教育寫入該條例,我們為條例的修訂貢獻了建議和意見。
國際救助兒童會首席執行官、丹麥前首相赫勒·托寧- 施密特訪問中國,并會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女士及多部委負責人。
受北京師范大學刑事科學研究院邀請參與《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相關的研究、起草和論壇活動。
救助兒童會慶祝在中國項目落地20年,累計項目投入超過5億元人民幣。
首次年度超過一百萬中國兒童從我們的項目中受益。
救助兒童會向民政部提交的注冊為“國際救助兒童會(英國)北京代表處”的申請獲得批準,并由民政部擔任業務主管單位。救助兒童會成為在民政部注冊的24家境外基金會代表處之一。
四川地震發生后,救助兒童會中國項目立即在成都設立了緊急援助辦公室,開展緊急救援和災后重建工作?,F在,我們在四川陸續開展了兒童健康、保護、緊急災害應對等方面的長期項目。
救助兒童會開設新疆烏魯木齊辦事處。
救助兒童會將中國項目總部遷至北京,設立了北京代表處。
救助兒童會中國項目辦公室從香港遷至云南省昆明市。
救助兒童會在中國大陸第一批員工和合作伙伴
1996年3月18日,救助兒童會中國項目成立慶典報道
早在1920年,救助兒童會就向中國捐贈了第一筆款項約250英鎊用于饑荒救濟。
20世紀30年代,救助兒童會又向中國水災災民和日本侵華戰爭的受害者提供了物質援助。
上世紀60年代,救助兒童會開始在香港開展項目,和當地政府合作改善對兒童的社會服務,具體工作包括設立兒童日間關懷中心、托兒所、殘障兒童中心、流浪兒童和孤兒收容所,以及幫助單親家長的項目等。
上世紀80年代末,救助兒童會在云南省、安徽省及西藏自治區開始開展社區發展、兒童教育等項目。
1994年,救助兒童會在香港協助成立了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并一直支持其工作至今。